常熟市红十字志愿者进医院感想
2013年04月15日编辑:优米app上线
常熟市零距离义工社的红十字志愿者在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服务一年多了,每个双休日的早晨,他们都会放弃休息,准时出现在门诊大厅,用自己的光和热来温暖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的心。2012年,义工社参加红十字志愿者进医院服务共有261人次,服务时间1044小时。
![]() |
(导医服务)
(志愿者参加岗前培训) |
我们的志愿服务不仅仅是维持秩序,还充当导医工作。在第一次上岗前,大家就已做了功课,把各科室的楼层分布及开诊时间熟记在心。有的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环境和就诊流程并不熟悉,尤其是那些初来乍到的,他们的询问和求助都是必然存在。因为医务人员十分忙碌,分身乏术,有的患者盲目在门诊大厅绕了一圈又一圈,眼神中充满了茫然和无助。当看到这样的病人时,大家会迎上前表明身份,然后询问患者所需要的服务,指导他们如何就诊,避免他无谓的奔走。我们的服务填补了医院门诊的这一空白,增加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让病人对医院留下良好的印象,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发生。患者和家属一声“谢谢”,一个微笑,一个友好的眼神,都让我们倍感欣慰。尽管事情很小,但是帮助别人的成就感让大家感到很大的满足。
为缓解就诊挂号高峰时期的繁忙与等待,减少医务人员工作负荷,推广自助挂号服务势在必行。从去年开始,医院增加了新的挂号方式——自助挂号。在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很多病人都不熟悉,感觉越改越坏,还增加了病人的麻烦。通过我们志愿者的指导和帮助,病人已经慢慢熟悉了新的挂号收费方式,而且也从中发现了变更所带来的好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习惯使用自助挂号机,特别是复诊病人养成了自助挂号的习惯,这将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挂号就诊的压力,减少了患者看病时间。当大厅秩序井然时,我们还会进病区调查“住院病人满意度”。医院的硬件设施和医生的医术水平固然重要,但细节之处的服务和关怀,更加能让患者体会到“到院如到家”的感觉。志愿者的热情微笑服务,缓解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使医院这个大环境更加协调、和谐。
医院服务对象大多数是老年人,经常有老夫妻或独自来求医的。有一次,看到一位老好婆独自拄着拐杖,挂号、取药,然后去打点滴,思维清晰,只是年龄大了,行动少方便。正当班的我就一直搀扶她,帮她拿随身的东西,直到她在输液处安顿好才离开。老好婆好高兴,说现在的五院真是好,安排你们来服务,太让人温暖了。
还有一次,一位老人来看专家门诊,来的时候快十一点了,她心脏不好,也没有子女陪,于是我搀扶她上电梯,找到病房,可惜医生刚刚下班回家。因为快到服务结束时间,我问她如何回家,她说坐公交,我说我送你吧,这么大年纪,身体又不好,一个人坐公交不安全。我给她看我的义工牌子,于是老人家很放心地坐到我车上,直到翁府前巷口。
通过做志愿者,我们也在成长,学到了很多与人沟通的技巧,学到了许多防治疾病的常识,其中最大的收获是慢慢体会到医务工作者们的仁爱之心,他们的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襟怀,忘我的工作态度,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心。我们平凡,却很幸运;我们服务,却很快乐。通过常熟市红十字会给我们提供的平台,在红十字志愿者进医院服务中,我们收获的是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被社会认可的人生价值。